NG体育-鲁媒建言泰山,外租老将扩编年轻阵容,梯队革新正当时
山东泰山足球俱乐部再度成为本地体育媒体热议的焦点,有鲁媒刊发评论指出,泰山队需在阵容结构上加速调整,建议将部分老将外租至其他球队,同时大幅增加一线队中年轻球员的数量,以应对中长期竞技需求与球队更新换代的挑战,这一观点引发球迷广泛讨论,许多人认为,在联赛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,泰山队的梯队建设和人才更替已刻不容缓。
老将经验宝贵,但阵容需“减负”
泰山队历来以阵容稳定、经验丰富著称,队中多名老将多年来为球队立下汗马功劳,他们的领导力、关键时刻的稳定性以及更衣室的凝聚力,是球队多年来保持在联赛前列的重要保障,随着赛季密集度增加、比赛节奏加快,部分老将受限于体能和伤病,在连续高强度作战中逐渐显得吃力,尽管他们的技术意识和比赛阅读能力依然出色,但整体阵容的机动性与活力受到影响,直接制约了球队在攻防转换中的效率。
鲁媒在评论中强调,外租老将并非否定其价值,而是出于对球员个人发展与球队整体建设的双重考虑,老将租借至中甲或中超中下游球队,仍能获得稳定的出场时间,延续职业生涯的黄金期;泰山队可以借此释放部分薪资空间与球员名额,为年轻球员腾出位置,这种“柔性调整”既保留了老将的归属感,也避免了直接解约或退役对球队文化传承的冲击。
年轻球员待上位,U23政策需更彻底执行
尽管中国足协推行U23政策多年,但泰山队在年轻球员使用上仍显保守,本赛季,球队在多线作战中屡屡面临人员吃紧的窘境,尤其是在中场与边路位置,替补与主力之间的实力差距明显,鲁媒指出,若不能加速从自家青训体系提拔人才,泰山队未来或将面临“人才断档”风险。
泰山青训素来以质量高、成材率突出闻名,足校出身的球员遍布各级别联赛,一线队中能稳定出场的新生代面孔并不多见,部分颇具潜力的年轻球员长期枯坐板凳,或仅在无关紧要的场次中短暂亮相,鲁媒呼吁,俱乐部应建立更畅通的晋升机制,明确“每年至少2-3名青训球员稳定进入一线队轮换”的目标,并通过内部教学赛、友谊赛及联赛杯等平台给予年轻人充分锻炼机会。
战术体系与年轻化需协同推进
有评论认为,泰山队近年来战术打法逐渐固化,过于依赖核心外援与老将的发挥,导致阵容弹性不足,一旦遭遇伤病或停赛,球队整体表现容易出现波动,若能在部分老将外租后,逐步推进阵容年轻化,不仅可提升球队跑动与逼抢能力,也有利于主帅在战术设计上尝试更多元化的选择。
在防守端启用年轻中卫,可增强后防线的回追速度;在中场补充活力型工兵,能改善由守转攻的衔接效率;而在前锋线上,年轻球员的冲击力与无球跑动,往往能为球队创造更多意外之喜,鲁媒进一步建议,俱乐部可参考欧洲部分球队的“二队模式”,将外租老将与提拔新人同步推进,形成“一线队精简高效+梯队人才辈出”的良性循环。
球迷反应两极,多数支持理性换血
对此番建言,泰山球迷群体反应不一,有忠实拥趸认为,老将是球队精神的象征,贸然外租可能影响球队凝聚力;但也有更多球迷持支持态度,指出“球队不能永远吃老本”,“看看隔壁日韩球队的年轻化速度,我们再慢就要落后了”,值得注意的是,近年来泰山队在亚冠赛场表现起伏,与日、韩球队交手时常因体能不足与节奏跟不上而陷入被动,这也让越来越多球迷意识到阵容年轻化的紧迫性。
山东泰山足球俱乐部正处在战略转型的关键节点,外租老将、提拔新人并非一朝一夕之功,而是需要俱乐部管理层、教练组与青训体系通力协作的系统工程,唯有在保留球队核心竞争力的同时,勇敢推进阵容年轻化,泰山队才能在未来的联赛与洲际赛场持续保持竞争力,正如鲁媒所言:“传统豪门之所以长盛不衰,不在于一时一地的得失,而在于敢于在关键时刻做出改变。”
相关文章
发表评论